天心第一   


呂祖曰。自然曰道。道無名相。一性而已。一元神而已。性命不可見。
寄之天光。天光不可見。寄之兩目。古來仙真皆口口相傳。傳一得一。
自太上見化東華。遞傳巖以及南北兩宗。全真可 謂極盛。盛者盛其徒眾。
衰者衰於心傳。以致今日氾濫極矣。淩替極矣。極者返故。
故許祖垂慈普 渡。特立 教外別傳之旨。接引上根。聞者千劫難逢。受者一時法會。
皆當仰體許祖苦心。必於人倫 日用間立定腳跟。方可修真悟性。
我奉敕為度師。今乙太乙金華宗旨發明。然後細為開說。太乙者 無上之謂。丹訣總假有為而臻無為。
非一超直入之旨。所傳宗旨。直提性功。
不落第二法門。所以 為妙。金華即光也。光是何色。取象金華。亦秘一光字。在內是天仙太乙之真氣。
水鄉鉛只一味 者。此也。回光之功。全用逆法。注想天心。天心居日月中。黃庭經雲。寸田尺宅可治生。
尺宅面也。面上寸田。非天心而何方寸。中具有鬱羅蕭台之勝。玉京丹闕之奇。乃至虛至靈之神所注。
儒曰虛中。釋曰靈台。道曰祖土。曰黃庭。曰玄關。曰先天竅。蓋天心猶宅舍一般。光乃主人翁也。
故一回光。則周身之氣皆上朝。如聖王定都立極。執玉帛者萬國。又如主人精明,奴婢自然奉命。
各斯其事。諸子只去回光。便是無上妙諦。光易動而難定。回之既久。此光凝結。即是自然法身。 而凝神於九宵之上矣。
心印經所謂默朝飛昇者。此也。宗旨行去。別無求進之法。只在純想於此。 楞嚴經雲。純想即飛。必生天上。天非蒼蒼之天也。
及生身於乾宮是也。久之自然身外有身。金華 即金丹。神明變化。各師於心。此中妙訣。雖不差毫末。 然而甚活。全要聰明。又須沈靜。
非即聰明之人行不得。非即沈靜之人守不得。 
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呂祖說:自然,就是道。道沒有名義,沒有形象;僅僅是一個性和一個元神而已。
性命是看不 見,也摸不著,只寄託在天光上,天光也是看不見,摸不著,只寄託在兩眼上。   
自古以來仙真傳道,都是口口相傳,傳授一代,成功一代,自從太上點化東華,一直遞傳到我呂某,
以及南北兩宗的徒眾,全真道教可稱謂極盛了;不過說是盛,盛在人數眾多;其實是衰,衰 在心傳斷絕,
直至今日,真是氾濫到極點,淩替到了極點,物極必反。於是淨明派的許祖站出來慈 悲普渡,提出教外別傳的原則,
來接納根器不凡的人,聽道者可算是千載難逢,學道者可算一時機 遇,大家都要體會許祖度人的苦心,
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和待人處世方面立定腳跟,然後才能談到修 真悟性。我現在榮幸的擔任度師,
先講解一下「太乙金華宗旨」,以後再逐章細為介紹。   
所謂「太乙」者就是無上的代名詞之稱,一般練功的法訣雖有很多種法,但都要借有為之術, 以達無為之境,所以並不是一步登天的功法。
而這裏所傳授的宗旨有些不同,一開頭就直接提出性 功,不落第二法門,所以更為玄妙。   
所謂「金華」也就是光。那光有什麼顏色?不過取像于金質的華采。
用這個名詞,內涵包藏著 一個「光」字在內,這就是先天太乙的真氣。
入藥鏡所說:「水鄉鉛,只一味」者,就是說這個。   
回光的功夫,全用逆法,注想天心。天心是位居於日和月(左右眼)的中間。

黃庭經雲:「寸田尺 宅可治生。」的話,那尺宅,指的是人的面部;面部有塊一寸見方的田,那不是指天心,又是指什 麼?這一方寸的地方,居然有森羅蕭台之勝景,玉京丹闕之奇觀,它是最虛最靈的神居住之處,儒家稱它為「虛中」;釋家稱它為「靈台」;道家的稱乎更多有「祖土」、「黃庭」、「玄關」、 「先天竅」等等。原來那天心就像一家宅院一樣;那光是這家宅院的主人翁,所以只要一回光,則 周身之氣都要上朝頭頂,
就像聖王定都建朝,萬邦都持有玉帛前來朝賀;又像主人精明,奴婢自然 俯首聽命,各司其職。   
各位只要實行回光,就是無上妙諦。不過要注意,那光易動而難定,回光一久,那光就會漸漸 凝結成自然法身,最終能夠凝神於九霄之上。
心印經所講的「默朝上帝,一紀飛升」者就是指此 也。   
實行宗旨,別無更進一步的功法,只在純想天心。

楞嚴經雲:「純想即飛,必生天上」。那天,並不是指藍藍的天,而是隱喻法身在乾宮(頭頂)生成是也。乾為天,日久天長,自然就會身外有身。   

金華也就是金丹,它的神明變化,隨各人的心而不同。這裏面的妙訣,雖然沒有絲毫差池,然 而這功法卻十分靈活。全靠聰明,又要沉靜。
故不是最聰明的人不能實行,不是最沉靜的人不能堅持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葉駿 的頭像
    葉駿

    葉駿的部落格

    葉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